出自宋代釋智愚《偈頌十七首》:
金碑刮膜,自病難醫(yī)。
利劍揮空,逃蹤莫及。
何以橫拈塵尾,抑挫來機。
殺活雖殊,對揚有淮,什麼人得此三味。
一二三,三二一。
注釋參考
殺活
(1).謂死與生。 漢 劉向 《列女傳·齊義繼母》:“今皆赦之,是縱有罪也;皆殺之,是誅無辜也;寡人度其母能知子善惡,試問其母,聽其所欲殺活?!薄度龂尽の褐尽じ呷醾鳌贰暗鄄宦?,竟遣使齎金屑飲 晃 及其妻子” 南朝 宋 裴松之 注:“ 晃 之為任,歷年已久,豈得於殺活之際,方論至理之本。”
(2).指定人之死活。《朱子語類》卷一一○:“蓋 龜山 當此時,雖負重名,亦無殺活手段?!?/p>
(3).指下棋時的殺著與活路。 明 宋濂 《<南堂禪師語錄>序》:“在他人為之,拘滯一隅,動輒有礙,或得乎此竟遺於彼。師於殺活之機縱橫皆自如矣。” 清 王夫之 《讀四書大全說·大學(xué)·傳第六章一》:“格致有行者,如人學(xué)弈碁相似,但終日打譜,亦不能盡達殺活之機;必亦與人對弈,而后譜中譜外之理,皆有以悉喻其故。”
對揚
亦作“ 對敭 ”。 1.古代常語,屢見于金文。凡臣受君賜時多用之,兼有答謝、頌揚之意?!稌ふf命下》:“敢對揚天子之休命?!?孔 傳:“對,答也。答受美命而稱揚之?!薄对姟ご笱拧そ瓭h》:“ 虎 拜稽首,對揚王休,作 召公 考,天子萬壽?!?朱熹 集傳:“言 穆公 既受賜,遂答稱天子之美命,作 康公 之廟器,而勒策王命之辭以考其成,且祝天子以萬壽也?!?/p>
(2).轉(zhuǎn)為偏義,謂答謝,報答。 漢 蔡邕 《司空文烈侯楊公碑》:“虔恭夙夜,不敢荒寧,用對揚天子丕顯休命?!薄杜f唐書·忠義傳上·王義方》:“不能盡忠竭節(jié),對敭王休,策蹇勱駑,祇奉皇眷?!?/p>
(3). 唐 宋 以來為官吏除授后謝恩的一種儀式。 宋 宋敏求 《春明退朝錄》卷中:“吏部流內(nèi)銓,每除官,皆云權(quán)判。正衙謝,復(fù)正謝前殿,引選人謝辭。繇 唐 以來,謂之對揚?!?/p>
(4).猶比美。 南朝 梁 鍾嶸 《詩品》卷中:“﹝ 魏文帝 ﹞所計百許篇,率皆鄙質(zhì)如偶語。惟‘西北有高樓’十餘首,殊美贍可玩,始見其工矣。不然,何以銓衡群彥,對揚厥弟者耶?”
(5).面君奏對?!段簳と辶謧餍颉罚骸爸菖e茂異,郡貢孝廉,對揚王庭,每年逾眾?!?唐 杜甫 《贈李十八秘書別三十韻》:“對敭撫士卒,乾沒費倉儲?!?仇兆鰲 注引 朱鶴齡 曰:“其奏對君前,當以師老財匱為言?!薄顿Y治通鑒·陳宣帝太建八年》:“平生言論,無所不道,今者對揚,何得乃爾反覆?” 胡三省 注:“對揚,本於 傅説 、 召虎 。對,答也;揚,稱也。后人遂以面對敷奏為對揚?!?/p>
(6).答問?!叮夹⒔?jīng)>序》 邢昺 疏引 劉炫 《述義》:“ 炫 謂 孔子 自作《孝經(jīng)》……假 曾子 之言,以為對揚之體,非 曾子 實有問也?!?/p>
麼人
小人,邪僻貪佞之人。 明 劉基 《半山寺》詩之二:“漫道諂諛堪媚佛,竟將佛作么人看?!?/p>
釋智愚名句,偈頌十七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8哈嘍充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