花鈿額上貼,赤繩足下拴
出自元代張鳴善《【中呂】粉蝶兒_思情霧鬢云》:
思情。
。
霧鬢云鬟,楚宮腰素妝打扮,恰便似玉天仙謫降人間。
殢人嬌,良人種,誤遭一難。
雖然與風月同班,比其自然中看。
。
。
他若是愁鎖翠春山,笑時花近眼。
玉娉婷慵整倦妝奩,常好是懶,懶,翡翠裙低,鳳凰釵重,麝蘭香散。
。
。
相逢到數(shù)載余,別離了兩三番,則俺那美人兒恰才人這筵席間。
美酒泛金波,閑歌隨象板。
投至的歡意闌珊,那其間彼行皆分散。
。
。
分散再相逢,再相逢空長嘆。
人有愿天心必應,天心應人愿何難?纖腰如楊柳枝,粉臉似桃花瓣。
桃柳爭妍花開綻,見年年桃柳開殘。
人生百年,正心思忖,有限朱顏。
。
。
蘇小卿風塵意懶,雙通叔名利相干。
雖不學雙生是對手,也合與蘇氏同班。
雖葬在黃丘上灘,名播在天上人間。
。
。
呀!自古來知音相會果應難,爭奈這少年心終歲受孤單。
休將這鳳凰棲老碧梧寒,投至的雁鳴鶯嚦杏花殘。
愁煩,琵琶手倦彈.這堝兒休扭做潯陽岸。
。
。
花鈿額上貼,赤繩足下拴。
少年心終久相輕慢,堅心無憚,準備并洞房花燭報平安。
。
。
注釋參考
花鈿
用金翠珠寶制成的花形首飾。 南朝 梁 沉約 《麗人賦》:“陸離羽佩,雜錯花鈿?!?唐 白居易 《長恨歌》:“花鈿委地無人收,翠翹金雀玉搔頭?!?元 貫云石 《一枝花·離間》套曲:“花鈿墜,懶貼香腮,衫袖濕,鎮(zhèn)淹淚眼,玉簪斜,倦整云鬟?!?清 孔尚任 《桃花扇·題畫》:“裹殘羅帕,戴過花鈿,舊笙簫無一件?!?/p>
赤繩
赤色繩子。傳說月下老人以此系男女之足,使成夫婦。事見 唐 李復言 《續(xù)玄怪錄·定婚店》。 明 張景 《飛丸記·梨園鼓吹》:“寃翻恩結,姻聯(lián)月下之赤繩;媒倩丸投,事類溝中之紅葉。” 清 蒲松齡 《聊齋志異·柳生》:“wo{1*1}日為君物色佳偶,今始得之。適在內(nèi)作小術,求月老繫赤繩耳?!眳⒁姟?赤繩繫足 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