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歐陽修《鵯鵊詞》:
龍樓鳳闕郁崢嶸,榮宮不聞更漏聲。
紅紗蠟燭愁夜短,綠窗鵯鵊催天明。
一聲兩聲人漸起,金井轆轤聞汲水。
三聲四聲促嚴妝,紅靴玉帶奉君王。
萬年枝軟風露濕,上下枝間聲轉急。
南衙促仗三衛(wèi)列,九門放鑰千官入。
重城禁◇鎖池臺,此鳥飛從何處來。
君不見潁河東岸村陂闊,山禽野鳥常嘲◇。
田家惟聽夏雞聲,夜夜◇頭耕曉月。
可憐此樂獨吾知,眷戀君恩今白發(fā)。
注釋參考
南衙
(1). 唐 代禁衛(wèi)軍有南衙、北衙之分。南衙又稱“南牙”,兵分隸十六衛(wèi),統(tǒng)屬宰相管轄?!缎绿茣の具t敬德傳》:“南衙北門兵與府兵尚雜鬭, 敬德 請帝手詔諸軍聽 秦王 節(jié)度,內外始定。”參見“ 衙兵 ”。
(2). 唐代 宰相官署。因中書、門下、尚書三省均在皇宮之南,故稱。 唐 吳競 《貞觀政要·論納諫》:“ 太宗 乃謂 玄齡 曰:‘君但知南衙事,我北門少有營造,何預君事?’”《新唐書·高元裕傳》:“ 元裕 諫曰:‘今西頭勢乃重南衙,樞密之權過宰相?!?/p>
(3). 宋 時稱 開封府 之官署為南衙。 宋 何薳 《春渚紀聞·熙陵獎拔郭贄》:“一日﹝ 郭贄 ﹞方與僧對弈,外傳 南衙大王 至,以 太宗 龍潛日,嘗判 開封府 ,故有南衙之稱?!?宋 陸游 《記太子親王尹京故事》:“或問 太宗 以來尹京則謂之南衙,何也?曰: 開封府 治所本在 正陽門 南街東。然 太宗 為尹,乃就 晉 邸視事, 晉 邸又在大內乃府治之南,故曰南衙?!?/p>
三衛(wèi)
(1). 唐 禁衛(wèi)軍,有親衛(wèi)、勛衛(wèi)、翊衛(wèi),合稱“三衛(wèi)”。《新唐書·李密傳》:“當以才學顯,何事三衛(wèi)間哉?!?/p>
(2). 宋 代亦稱三衙為“三衛(wèi)”?!端问贰ぢ毠僦玖罚骸安┦空平痰溃T嚾l(wèi)所習文武之藝?!?宋 歐陽修 《鵯鵊詞》:“南衙促仗三衛(wèi)列,九門放鑰千官入?!眳⒁姟?三衙 ”。
(3). 明 洪武 二十二年(13{1|1}9{1|1}年)設 朵顏 、 泰寧 、 福余 三衛(wèi)于 兀良哈 部落,通稱 兀良哈 三衛(wèi),簡稱三衛(wèi)。后又置 建州 、 海西 、 野人 三衛(wèi)。 明 謝肇淛 《五雜俎·地部二》:“惟 朝鮮 、 琉球 、 安南 及 朵顏 、三衛(wèi)等受朝廷冊封,貢賦惟謹,比於藩臣?!?/p>
九門
(1).禁城中的九種門。古宮室制度,天子設九門?!抖Y記·月令》:“﹝季春之月﹞田獵、罝罘、羅罔、畢翳、餧獸之藥,毋出九門。” 鄭玄 注:“天子九門者,路門也、應門也、雉門也、庫門也、皋門也、城門也、近郊門也、遠郊門也、關門也?!焙笥靡苑Q宮門。 唐 盧綸 《敬酬大府二十四舅覽詩卷因以見示》詩:“九門洞啟延高論,百辟聯(lián)行挹大儒。” 唐 韓愈 《賀雨表》:“中使才出于九門,陰云已垂于四野。”
(2).指宮禁。 唐 王維 《同崔員外秋宵寓直》詩:“九門寒漏徹,萬井曙鐘多。” 宋 王讜 《唐語林·識度》:“月餘,九門內勾出數(shù)十萬貫?!?宋 張孝祥 《浣溪沙》詞:“宮柳垂垂碧照室,九門深處五云紅?!?/p>
(3).借指天子。 唐 戴叔倫 《送崔拾遺峒江淮訪圖書》詩:“九門思諫議,萬里採風謡?!?/p>
(4).指舊 北京 外城的九個門。 明 史玄 《舊京遺事》:“京師大城一重,周四十五里,城九門周正如印。南頭 正陽 崇文 宣武 三門;東頭 朝陽 東直 二門;西頭 阜城 西直 二門;北頭 德勝 安定 二門?!?/p>
(5).天門。 唐 李白 《梁甫吟》:“閶闔九門不可通,以額叩關閽者怒?!?宋 梅圣俞 《冬雷》詩:“欲扣九門陳,恨身無鳥羽?!?/p>
(6).借指九天。 唐 錢起 《秋霖曲》:“圣主旰食憂元元,秋風苦雨暗九門。” 前蜀 韋莊 《終南山二十韻》:“雨侵諸縣黑,云破九門青。”
千官
眾多的官員?!秴问洗呵铩ぞ亍罚骸按笫o事,而千官盡能?!?唐 曹唐 《三年冬大禮》詩之三:“千官不動旌旗下,日照南山萬樹云。” 葉葉 《書壬zi{1~1}宮駝記后》詩:“千官春殿新朝禮,萬壽桐棺故主尸。” 魯迅 《亥年殘秋偶作》詩:“塵海蒼茫沉百感,金風蕭瑟走千官?!?/p>
歐陽修名句,鵯鵊詞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