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都
詞典解釋
(1).古都名。(1) 周武王 都 鎬 ,至 成王 時(shí)別營(yíng) 洛邑 為 東都 ,因稱 鎬京 為 西都 ?!对?shī)·小大雅譜》:“小雅大雅者, 周 室居 西都 豐 鎬 之時(shí)詩(shī)也?!?2) 新莽 始建國(guó) 四年(公元12年)建 洛陽(yáng) 為 東都 ,因稱 常安 ( 新莽 改 長(zhǎng)安 為 常安 )為 西都 。(3) 東漢 都 洛陽(yáng) ,因稱 西漢 舊都 長(zhǎng)安 為 西都 。 漢 班固 《西都賦》:“ 漢 之 西都 ,在於 雍州 ,實(shí)惟 長(zhǎng)安 ?!?4) 唐 顯慶 二年(657年)以 洛陽(yáng) 為 東都 ,因稱 長(zhǎng)安 為 西都 。(5) 唐 寶應(yīng) 元年(762年)以 鳳翔府 為 西都 ,不久罷。(6) 五代 梁 開(kāi)平 元年(907年)建都 開(kāi)封府 ,號(hào) 東都 ,因改 唐 東都 河南府 為 西都 。(7) 五代 后唐 同光 元年(923年),復(fù)以 京兆府 為 西京 ,又稱 西都 ,至 晉 天福 三年(938年)罷。(8) 五代 吳 都 江都府 ,至 南唐 改都 江寧府 ,因稱 江都府 為 東都 , 江寧府 為 西都 。 宋 陸游 《南唐書·烈祖紀(jì)》:“以 建康 為 西都 , 廣陵 為 東都 。”(9) 北宋 以 洛陽(yáng) 為陪都,因在 開(kāi)封 西,故稱 洛陽(yáng) 為 西都 。 宋 梅堯臣 《聞歐陽(yáng)永叔謫夷陵》詩(shī):“共在 西都 日,居常慷慨言?!?/p>
(2). 西漢 的代稱。
- 薄德既謝此,身世付浮休——— 陳造散花注重晚泊
- 永春春不斷,桑柘滿林丘——— 劉黻永春道中呈賈九
- 數(shù)月攜家住,幽棲引興長(zhǎng)——— 李流謙山中遣興五首
- 往讀西歸志,一一未深剖——— 李流謙過(guò)大信口憶西歸錄載大江渺渺忽二石山如鈦猊
- 書信雖往復(fù),封疆徒接連。——— 白居易初到忠州登東樓,寄萬(wàn)州楊八使君
- 花溪老子昔喜花,紅云紫霞香滿家——— 敖邁臨溪樓
- 新詩(shī)燕婉似花繁,好在鵷行接羽翰——— 曹彥約送趙主簿
- 碣石春云色,邯鄲古樹(shù)花——— 錢起送上官侍御
- 躋梯棲西溪,筑屋宿北谷。——— 陸游山居疊韻
- 貌不驚人,權(quán)衡保社——— 釋道寧辯禪人五羊作丐寫師真求贊
- 10探探交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