唯唯
詞典解釋
(1).恭敬的應(yīng)答聲。 戰(zhàn)國(guó) 楚 宋玉 《<高唐賦>序》:“王曰:‘試為寡人賦之?!?玉 曰:‘唯唯?!?b>《漢書·司馬相如傳上》:“ 齊王 曰:‘雖然,略以子之所聞見言之。’僕對(duì)曰:‘唯唯。’” 顏師古 注:“唯唯,恭應(yīng)之辭也?!?b>《醒世恒言·蘇小妹三難新郎》:“ 老泉 納於袖中,唯唯而出。” 梁斌 《播火記》四七:“ 劉老萬 、 劉老士 、 嚴(yán)老松 皆拱手唯唯稱是。”
(2).引申為恭順謹(jǐn)慎之義。《新唐書·牛仙客傳》:“為相謹(jǐn)身無它,與時(shí)沉浮,唯唯恭愿?!?/p>
(3).應(yīng)而不置可否貌。《戰(zhàn)國(guó)策·秦策三》:“ 秦王 跪而請(qǐng)?jiān)唬骸?a href="/hycd/x/x141669.htm" target="_blank">先生何以幸教寡人?’ 范雎 曰:‘唯唯。’有間, 秦王 復(fù)請(qǐng), 范雎 曰:‘唯唯。’若是者三?!?宋 徐鉉 《稽神錄·林昌業(yè)》:“忽有一男子,年可三十,髭髯甚長(zhǎng),來詣 林 , 林 問何人,但微笑,唯唯不對(duì)?!?蘇曼殊 《斷鴻零雁記》第十二章:“余聆玉人詞旨,心乃奇駭,唯唯不能作答?!?a href="/hycd/c/c54610.htm" target="_blank">參見“ 唯唯否否 ”。
(4).相隨而行貌。《詩(shī)·齊風(fēng)·敝笱》:“敝笱在梁,其魚唯唯?!?鄭玄 箋:“唯唯,行相隨順之貌。”《南史·文學(xué)傳·卞彬》:“蝌斗唯唯,羣浮闇水?!?唐 李咸用 《贈(zèng)友弟》詩(shī):“誰能終歲搖頳尾,唯唯洋洋向碧濤?!?/p>
- 玉臉含羞勻晚艷,翠裾高曳掩秋妍——— 董嗣杲茶花
- 風(fēng)烏愧斟酌,畫鹢空輝映。——— 王周志峽船具詩(shī)·梢
- 列炬歸來酒未醒,六街人靜馬蹄輕——— 王國(guó)維鷓鴣天
- 子孫亹亹雪庭可,衣缽繩繩舂屋能——— 釋正覺出康廬渡江淮山拜諸祖塔道中作
- 嘉陵江曲曲江池,明月雖同人別離。——— 白居易江樓月
- 前世翻波那復(fù)問,十年彈指已成空——— 蔡襄廣陵
- 日日憑輿看遠(yuǎn)山,不知行處是峰巒——— 項(xiàng)安世二十四日看山
- 文茲靈祲,覃及邇遐——— 佚名紹興祀神州地祗十六首
- 故園渭水上,十載事樵牧。——— 白居易孟夏思渭村舊居寄舍弟
- 山路一千三百里,中間四渡今江流——— 袁說友過故郡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