吞聲
詳細(xì)解釋
(1).不出聲;不說話。 漢 馬融 《長笛賦》:“于時(shí)也, 緜駒 吞聲, 伯牙 毀絃。”《后漢書·宦者傳·曹節(jié)》:“羣公卿士,杜口吞聲,莫敢有言。” 唐 劉禹錫 《謝門下武相公啟》:“吞聲咋舌,顯白無路?!?元 無名氏 《神奴兒》第三折:“一個(gè)個(gè)都吞聲兒就牢獄?!?劉半農(nóng) 《恥辱的門》詩:“我呢?我除吞聲承受外,那空氣,你的上帝所造的空氣,還肯替我的呻吟,顫動(dòng)出一半個(gè)低微的聲浪么?”
(2).無聲地悲泣。 唐 杜甫 《哀江頭》詩:“ 少陵 野老吞聲哭,春日潛行 曲江 曲。” 宋 賀鑄 《憶秦娥》詞:“王孫何許音塵絶,柔桑陌上吞聲別?!?b>《三國演義》第三回:“帝與王伏至四更,露水又下,腹中飢餒,相抱而哭;又怕人知覺,吞聲草莽之中?!?清 紀(jì)昀 《閱微草堂筆記·灤陽消夏錄六》:“是四種人……怙勢作威,足使人敲髓灑膏,吞聲泣血?!?/p>
- 醉里偷開盞面,曉來暗坼香風(fēng)。——— 沈瀛畫堂春
- 想當(dāng)雙玉瓶,酣歌淚盈把——— 敖陶孫送王郎
- 棹移灘鳥沒,鐘斷嶺猿啼——— 許渾泛舟尋郁林寺道玄上人遇雨而返因寄
- 酌酒淺深須自度,圍棋成敗有傍觀。——— 陸游冬夜讀史有感
- 狂吟無所忌,靜坐有余歡——— 魏野喜大孫狀元見訪
- 脫身投彼岸,吊影念生涯。——— 皎然早春書懷寄李少府仲宣
- 城里哦詩枉斷髭,山中物物是詩題——— 楊萬里寒食雨中,同舍約游天竺,得十六絕句呈陸務(wù)
- 山影寒,天光凈,野猿啼月,詩在冷泉亭——— 張可久【正宮】小梁州
- 鎦公不信歸心切,聽取江樓一曲歌——— 溫庭筠游南塘寄知者
- 百年生名世;處前古當(dāng)今之會,千萬世開太平——— 劉辰翁金縷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