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山
詞典解釋
(1).產(chǎn)金之山。《南史·海南諸國·林邑國》:“其國有金山,石皆赤色,其中生金?!?/p>
(2).比喻人的儀表英俊、德行崇高。《梁書·朱異傳》:“﹝ 異 ﹞器宇弘深,神表峯峻。金山萬丈,緣陟未登;玉海千尋,窺映不測?!?/p>
(3).西方之山。《后漢書·馮衍傳下》:“躍青龍於滄海兮,豢白虎於金山?!?李賢 注:“金山,西方之精也?!?/p>
(4).山名。在 江蘇省 鎮(zhèn)江市 西北。古有 氐父 、 獲苻 、 伏牛 、 浮玉 等名, 唐 時(shí) 裴頭陀 獲金于江邊,因改名。 南宋 韓世忠 敗 金兀朮 于此山下。 元 薩都剌 《江城玩雪》詩:“千重 鐵甕 成銀甕,一夜 金山 換玉山?!?清 陳維崧 《添字昭君怨·夜泊鑾江》詞:“一點(diǎn) 瓜洲 玉糅,半笏 金山 雪透?!?/p>
(5).山名。在今 上海市 松江縣 附近海中。 宋 吳聿 《觀林詩話》:“ 華亭 并海有 金山 ,潮至則在海中,潮退乃可游山。有 寒穴泉 ,甘冽與 惠山 相埒?!?/p>
- 因脫水邊屨,就敷巖上衾——— 王安石定林
- 君王試遣回胸臆,撮骨鋸牙駢兩肋。——— 元稹望云騅馬歌
- 詠新詩,手捻江梅,故人贈(zèng)我春色——— 柳永尾犯(林鐘商)
- 江南近別亦依依,山晚川長客伴稀——— 皇甫冉舟中送李觀
- 神禹決淮泗,偃蹇不受驅(qū)——— 鄭清之惠墨
- 窗間定箭射酋豪,一箭已聞哭聲舉——— 王陶有竇復(fù)者世居鎮(zhèn)戎能道邊事
- 馬影斜陽經(jīng)劍閣,櫓聲清曉下瞿唐——— 陸游安流亭俟客不至獨(dú)坐成詠
- 飲了蒲觴,才經(jīng)半月,昴宿行初度。——— 佚名壺中天/念奴嬌
- 尖齋不假云煙斂,圓健何勞雨露深——— 謝枋得書林十景詩
- 亭障盜消常息鼓,坊場酒賤不論錢——— 陸游西村暮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