毳衣
詞典解釋
(1).古代天子、大夫的禮服之一。用毛布制成。天子祀四望山川、子男爵及大夫朝聘天子、助祭或巡行決訟皆服之。其制上衣下裳。衣玄色,以五彩繪繡虎蜼、藻、粉米;裳纁色,上繡黼黻。《詩(shī)·王風(fēng)·大車》:“大車檻檻,毳衣如菼?!?毛 傳:“毳衣,大夫之服。菼,鵻也,蘆之初生者也。天子大夫四命,其出封五命,如子男之服……服毳冕以決訟?!?鄭玄 箋:“古者天子大夫服毳冕以巡行邦國(guó),而決男女之訟……毳衣之屬,衣繢而裳繡,皆有五色焉,其青者如鵻?!?b>《詩(shī)·王風(fēng)·大車》:“大車啍啍,毳衣如璊。” 毛 傳:“璊,赬也?!?a href="/hycd/c/c57860.htm" target="_blank">參閱 清 雷學(xué)淇 《介庵經(jīng)說·禮說·章服通考》。
(2).毛皮所制衣。 北齊 劉晝 《新論·適才》:“紫貂,白狐,製以為裘,鬱若慶云,皎如荊玉,此毳衣之美也。” 唐 李敬方 《太和公主還宮》詩(shī):“金殿更戎幄,青袪換毳衣。”《宣和遺事》后集:“有小兒三人,自梁棟中循柱而下,弓矢在手,跳躍笑語(yǔ),皆毳衣跣足?!?/p>
- 舟陸空相望,摻袂即千里——— 曾鞏與舍弟別舟岸間相望感漢成詠
- 可憐零落蕊,收取作香燒。——— 王建題所賃宅牡丹花
- 執(zhí)此以贈(zèng)君,意重貂襜褕——— 陳與義次韻張矩臣迪功見示建除體
- 憑畫欄、一線數(shù)飛鴻,沈空碧——— 辛棄疾滿江紅(暮春)
- 促促水上景,遙遙天際途。——— 孟郊送從叔校書簡(jiǎn)南歸
- 閉門盡日無(wú)人到,翠羽春禽滿樹喧——— 韋莊幽居春思
- 不彈箕子操,不調(diào)離騷聲——— 王柏懷古呈通守鄭定齋
- 客棹霜天晚,征衫道路寒——— 連文鳳送吳言可之鄞
- 輦前月照羅衫淚,馬上風(fēng)吹蠟燭灰。——— 王建華清宮感舊
- 木葉辭柯霜?dú)馇?,虎頭戴角出禪扃——— 釋智愚送茂侍者